RFID涉密文件載體管控系統是一種基于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的解決方案,通過非接觸式采集射頻卡的信息,實現對涉密文件載體的自動識別和監管,該系統集成了計算機軟硬件、信息采集處理、數據傳輸、網絡通訊、機械電子、自動控制和智能卡制作等技術,是實現涉密文件信息化和自動化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該系統采用RFID電子標簽作為涉密文件載體的身份標識,并與識別感應系統相結合,構建了完整的涉密文件載體自動出入登記和監管報警系統。
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基于軍隊內部局域網,構建了內部信息架構,不受外界網絡干擾你,能夠實現涉密文件基本信息和人員基礎信息的傳遞,執行管理部門的控制指令和受管理部門的監督,此外,系統的各個子系統是獨立運行的,能夠自動按照設定的時間進行信息傳遞和接收,并執行接收到的控制指令,系統還具備全局掌控和全局信息查詢統計匯總的能力,這是傳統門禁系統所不具備的特點。
此外,該系統還可以擴展人員管理系統、視頻監控系統等功能,提升對人員、涉密文件載體和設施的自動化監督管理水平。
1.2 系統目標
資產報警:任何標記了RFID身份卡的涉密文件載體進入門禁區域,系統會自動識別其信息和歸屬人等屬性信息,并通過燈光、聲音等方式進行報警提示。
人員管理:任何未攜帶RFID標識卡的人員進入門禁區域,系統會進行報警提示。
1.7.1 電子標簽在資產上的安裝
根據不同的資產類型,RFID電子標簽的成品形式和安裝方式也會有所不同,RFID電子標簽可以分為三類,分別用于不同的資產,具體如下:
1、紙質標簽:這種標簽包含了資產的基本信息,如所屬單位、負責人、權限等,可以將紙質標簽粘貼在資產上,并通過手持監察設備隨時查看標簽中的信息。
2、工作牌標簽:將RFID電子標簽制作成與人員工作牌大小相同的形式,可以在標簽上印刷相關人員的照片和其他信息。
1.7.2 RFID電子標簽在人員證件上的安裝
將RFID電子標簽直接制作成與人員證件大小相同的標簽,可以在標簽表面印刷相關人員的照片和其他信息。
人員進出管理系統功能概述:
基本資料:錄入使用單位類型、員工情況、職務、正常工作時間、管理級別等基本信息。
機構設置:錄入機構名稱、類型、電話、傳真、通信地址等信息,并建立相互關系。
員工管理:進行員工發卡和注銷卡的操作。
發送和接收:包括讀取設備時間、設置設備時間、清除設備歷史記錄、設定人員等操作。
數據采集:將設備的歷史記錄保存到數據庫中,以便后續處理。
查詢報表:可以查詢機構報表、員工報表、員工持卡情況、設備資料表、設備準許人員報表、打卡記錄表、設備事件報表等信息。
1.7.3 門禁系統的安裝
在營門區域的前后一定距離內安裝紅外監控設備,沒有人員通過營門時,營門區域安裝的天線處于休眠狀態,不發射無線電信號。
1.7.4 系統記錄人員和資產的進出情況
當有人員觸發紅外探測后,RFID電子標簽天線開始工作,讀取場區范圍內的所有RFID電子標簽,一旦檢測到人員或涉密資產的標簽,系統會立即進行分析判斷,并將結果反映到監控終端上。同時,系統會通過燈光和聲音報警的方式提醒相關人員。
分級管理:根據人員級別的不同,系統可以設置允許進出和禁止進出的權限。
智能化:系統可以設置有效進出的時間段和人員,實現智能化的管理。
實時檢測:通過網絡終端,可以實時查看涉密文件載體的進出情況。
1.3 設計原則
頻點選擇
本系統采用915MHz的射頻識別系統,以滿足對監控區域范圍較大的需求,并具備同時識別和記錄多個標簽的能力,915MHz射頻識別系統的識讀距離可達到2米以上,并且每秒鐘可同時識別和處理40多個標簽的信息。
實用性
系統具備完備的功能和實用水準,注重實用性,符合國內外相關規范的要求,系統的使用簡捷,操作方便。
先進性
系統在保持可靠性和實用性的前提下,保持技術的先進性,特別注重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最新發展潮流相符,并應用成熟的技術。
安全可靠性
系統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能夠長期穩定地工作。
開放性和可擴展性
系統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軟硬件、通信、網絡、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接口和工具,以實現良好的靈活性、兼容性和可移植性,系統能夠與不同廠商和類型的先進產品進行集成,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充實和提升。
標準化和結構化
系統的配置設計遵循國家相關標準,實現結構化、標準化和模塊化,全面體現當前先進技術。
經濟性
在實現先進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,系統通過功能和經濟的優化設計,達到經濟性的目標。
1.4 功能特點
1、系統采用非接觸加密可讀寫射頻標簽,實現管理的無紙化、有序化、規范化、智能化和高效化。標簽具有防水、防磁、無磨損、高保密度、抗干擾能力強和防偽性能良好的特點,避免偽造現象的發生,提升系統的安全性。標簽使用時無需機械接觸動作,通過感應通訊實現數據的安全記錄,減少磨損,保證RFID電子標簽的重復使用。
2、系統采用SQL數據庫作為后臺數據支撐,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,可完成系統各種參數的設置、數據的采集和統計,進行歷史數據查詢和錯誤追溯,并能生成有效的統計報表。
3、圖形界面實時、準確地反映數據的動態變化。
4、設有操作員登錄制度,確保工作疏漏可追溯。
5、各種設備操作簡單,符合現場工作情況。
6、網絡環境支持TCP/IP協議,并可補充其他通訊協議。
7、系統具備強大的網絡查詢功能,靈活生成報表。
1.5 系統組成及組件功能
RFID門禁監管系統由以下三個基本部分組成:現場門禁設備、系統集中控制器和管理服務器及管理工作站。下面是各個部分的功能和組件:
1、現場門禁設備
現場門禁設備用于采集物品通過的時間和地點信息,并提供報警功能。主要包括以下設備:
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:用于門禁識別和報警功能。
手持監察系統:用于報警后的核實處理和臨時檢查。
識別感應系統:用于識別和感應RFID標簽。
每個門安裝1套遠距離射頻識別系統,包括天線、讀寫器和射頻標簽,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識別,從而實現預設的系統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目標。其中:
(1)天線:在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之間發射和接收無線電信號。
(2)讀寫器:閱讀器不斷產生900MHz超高頻載波信號經天線發射出去,用來激活進入該區域的射頻卡;同時把天線接收來的射頻標簽的高頻載波信號經過放大后,由軟件解調、解碼后提取有效的數字信號通過2、數據傳輸部分傳送到3、監控管理部分。
(3)射頻標簽:電子標簽在系統工作區,將讀寫器天線發出的無線電信號轉化為自身的能量,再由標簽天線發射出加密的識別碼無線電信號。
此外,系統還配備動態監測裝置,實時監控門禁區域,并結合人員卡應用,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。
2、數據傳輸部分
數據傳輸部分負責門禁設備與監控室之間的網絡連接。主要包括以下設備:
通信電纜:使用雙絞線或光纖進行數據傳輸。
信號轉換模塊:將RS232信息轉換為RS485信息。
數據傳輸接口:用于傳輸數據。
3、監控管理部分
監控管理部分負責對上傳的數據進行處理,并提供通行記錄報告、監控記錄和統計報表等功能。同時,它還可以與監控系統對接,將數據存入硬盤錄像機備查。主要包括以下設備:
數據通信接口:用于與數據傳輸部分進行通信。
監控主機和監控管理軟件:用于處理數據并生成報表。
HUB/MODEM:用于網絡連接。
網絡終端:用于實時監控物品進出系統狀態。